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植物保护毕业论文答辩ppt(植物学毕业论文)
  • 植物保护期刊网(植物保护学报)
  • 万方数据库提供的检索字段有哪些
  • 四川自贡贡井动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 1小时
  • 德州市全面建立市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

通知公告

  • 植物保护版面费是多少
  • 《植物保护》投稿方式
  • 《植物保护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植物保护》期刊栏目设置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颐和园“捉虫人”(3)

来源:植物保护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5-31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植保班工作人员在回收黑光灯内的收集袋。受访者供图 虫子的习性也能为人所用。有的虫子会在遇到危险时假死,人一震动树干,它们就会僵直身体,从

植保班工作人员在回收黑光灯内的收集袋。受访者供图

虫子的习性也能为人所用。有的虫子会在遇到危险时假死,人一震动树干,它们就会僵直身体,从树上啪塔啪塔掉进草丛。在夏天捉天牛则像回到了小时候,职工们会比谁捉得多,拿着手电筒用竹竿把天牛敲下来。

随天气而动的方法也是老职工们传下来的。风大防控效果差,他们会在日落前后、风最小的时候打;风的方向也有讲究,北风打山南,南风打山北。他们从家出门就穿着工作服,天气直接决定他们上班要从哪个门进:如果风大,就要从西边看看西堤的柳树有没有倒伏;如果碰上雨雪天气,就要从东门到长廊、仁寿殿这些主要景区,看植物的病害传染情况。

植物保护专业是公认的“不赚钱”,有人毕业后去卖房子,有人回家当地方公务员,卖农药已经算是留在行业内。毕业时,导师挺支持王爽去颐和园,“至少还能够发挥专业知识”。

虽然老职工的贡献被时间的流逝所掩盖,但他们丝毫不在意,甚至乐在其中。魏宝洪曾设计出一款泥环,用很低的成本防止草履蚧上树,各个公园都在用,但他从没想过申请专利,“你干吗要申请专利,申请了别人反而用不到,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大家用上吗?”

做标本也是熟悉虫子的方法,“捉虫人”王爽其实怕虫,原来看到毛毛虫都会尖叫。第一次做斑衣蜡蝉的标本,她逼着自己不戴手套把虫子的翅膀展开,一边起鸡皮疙瘩一边把钉子摁进虫子的身体。做多了,她逐渐对虫子“免疫”,开始徒手抓虫,就算手上被蜇出一串小泡也面不改色,掏出风油精抹一抹就行。

植保班的办公室卧在靠近北如意门的小院里,瓦房旁边的大柳树年近半百,屋里还留存着上个世纪的气息。相比于墙上的旧挂历、吱呀响的木门和嵌在窗户里的老电扇,电脑倒像是穿越过来的。

她提到明末园林专家计成在《园治》中的一句话,“雕栋飞楹构易,荫槐挺玉成难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盖房子画个画,描一个精美的梁柱,很容易,也不用成百上千的等待;一棵像碧玉一样的古树却是很难得的,几百年才这么标致,靠天吃饭。王爽说,“你哪怕学了博士,也可能没有办法挽救一棵树的命运。”

在这些老职工眼中,最重要的事儿是“不能给人挑出毛病”。干得久了,清洗沾了油的玻璃时从哪个方向冲水、哪个方向擦干都有讲究。他们对工具的熟悉程度就像身体的一部分,机器上掉一根螺丝钉都知道在哪里找到,擦机器的棉丝黑了也不舍得扔。

观察已经成为习惯,他们平时没事就喜欢抬头看树,不止一次“钱包硌脚了都不知道”。有次经秀勇和同事去天坛培训,因为太过专注,钱一卷一卷从同事的兜里掉出来,又被走在后面的经秀勇踩着过去,两人都没感觉。

植保班每年春季最忙碌,杨树下的草履蚧最早出蛰,随着温度升高从土中钻出往树上爬。三四月份,藏在松柏树上的蚜虫开始苏醒,忙着分泌蜜露,淌出一地黏液。到了盛夏他们也不得闲,这时叶子长得茂密,吃叶子的甲虫、蛾子开始蠢蠢欲动。冬天因为天气太冷、喷洒液体容易结冰,他们一般去地里挖虫蛹,为第二年的防治减轻工作量。有时还要做树木普查,因为这时没有枝叶遮挡,他们更容易发现树干上是否有虫洞、树体是否平衡。

在每年惊蛰前后,大量的摇蚊从水中飞出,有游客声称“颐和园出现大量不明飞行物”。即便被告知摇蚊是“素食主义”,对人无害,有些游客还是对这团密密麻麻、侵占人类领地的生物充满厌恶。

植保班的人们并非对虫子“恨之入骨”,经秀勇总用“捣乱”“闹脾气”形容虫子,“每个虫子都有可爱的地方”,比如公园里常见的“吊死鬼”槐尺蠖,前后有足,中间是空的,爬行时总要把身体拱起来,“有点像玉带桥”。

2006年,园中第一次发现美国白蛾,这种外来入侵的昆虫食量大、速度快,一只能产几百个卵,两天就能吃秃一棵树。37岁的植保班班长经秀勇记得,那段时间他们中午饭都要在树下吃,连续一周忙到晚上10点半,一共用了375辆药罐车,有人梦里都是这种浑身长满白刺的毛毛虫。

植保班会在发现树木的求救信号后使出浑身解数,和害虫“斗智斗勇”。身上有两条黑色条纹的双条杉天牛喜欢藏在柏树的树干里,为了引诱它们出来,职工会在树旁放置新鲜的柏木段释放气味。如果这招行不通,就释放肿腿蜂,让它们也钻进树中、寄生到天牛幼虫身体里。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一天能飞1000亩!无人机植保贯穿小麦生长全过程
    下一篇:多部门联合行动!济南开展黄河流域野生动植物

    植物保护投稿 | 植物保护编辑部| 植物保护版面费 | 植物保护论文发表 | 植物保护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植物保护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